◆方涓涓
“疫情防控不放松,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不能等。”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紧紧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线上模式,在重要环境类节日的主题宣传、顺义生态环境新媒体设置议题和媒体宣传等方面成效明显,为生态环保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20年顺义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九成以上顺义居民对生态环境满意。
抓好主题宣传,努力打造品牌
紧抓重要节点。以六五环境日为重点,结合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策划,形成宣传系列。充分利用顺义生态环境微信微博,开展集中宣传,设置议题,紧扣宣传主题,开展知识竞赛、环保云课堂、环境监测设施云开放等多类型、强密度、大规模宣传活动。
创新活动形式。首次在网格员知识竞赛决赛中采用了云直播形式。预赛期间,在“顺义生态环境”“幸福石园”“北青社区报顺义版”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竞赛活动信息,1000余人参与了预赛。决赛活动中,播放六五环境日主题歌《让中国更美丽》、VCR《“疫”往直前》《为扮靓顺义冲鸭!》等,仅决赛一场活动,就有18万人在线观看,500余人互动留言。在全国低碳日开展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的环保直播活动,为提升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设VOCs科普直播云课堂,每次均有近10万人参与;开展青少年低碳行动环保绘画征集活动,收到200余份作品。公众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生态环境宣传活动,不但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抓好媒体宣传,用好宣传阵地
加强与媒体合作,提升生态环境宣传效率。主动沟通联络。积极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共同深挖新闻价值,拓宽报道覆盖面,增强报道深度。近年来,顺义生态环境局与国家级、市级、区级多家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邀请媒体集中采访,实现一次采访多家媒体宣传,传播能力明显提升。
用活政务新媒体,提升生态环境宣传实效。做优新媒体平台,把微博微信作为日常传播的重要渠道,做到每日更新,及时发布信息。主动设置 “一把手谈环保”“战疫”“一线”等专题,满足公众获取生态环境信息的需求。开发新媒体产品。综合运用短视频、图解、H5等生动灵活的方式解读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提升传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抓好联合宣传,拓宽公众参与
与属地联合,聚力宣传。顺义区有29个镇街、功能区,抓住这些“阵地”也是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大力推动。在六五环境日前,向各属地下发《关于开展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区积极开展活动,形成“三有五进”模式,即做到活动有计划、形式有创新、反馈有信息,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公园和进地铁。通过绿植兑换、垃圾分类、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及礼品、现场讲解与互动等形式,广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实现生态环境宣传全覆盖。同时,设置顺义环保宣传微信群,便于属地及时报送工作动态,择优刊登,带动了属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与相关部门联合,合力宣传。与区教委联合,为全区6万名中小学生73所学校师生提供了15个环保云课堂视频资源,供全区开展环境教育。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保演讲比赛活动,全区45所中小学校75名学生积极参加区级演讲比赛评选活动,惠及近万人。在顺义中小学生中开展环境小记者活动,线上开展四期小记者培训活动。抓住中小学生群体,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
与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及向公众开放设施单位联合。引导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顺政排水公司开展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宣传中水回用”的线上教学3次,500余人参加。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制作“足不出户探秘环境监测设施”视频,5000余人观看。邀请人大代表参加监测站开放日活动,全方位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