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被子植物·区限虎耳草
2021-07-14
云南网

区限虎耳草,隶属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虎耳草科,虎耳草属。多生长于海拔3500-4900米的灌丛、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碎石隙。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东部。照片摄于白马雪山约4800米处。
之所以叫虎耳草,是因为叶子长得像老虎耳朵,不过这是区限虎耳草“近亲”的特征,如果没有开花,你很有可能把区限虎耳草当成常见的肉肉。其叶片呈莲座状,上面附有绒毛,颇像某种捕食虫类的茅膏菜(你没看错,植物也能捕食动物),勺状的黄色花瓣上,有一半长有褐色斑纹。
尽管从地面部分来看,它们十分矮小,不过2~5厘米左右,但其根系却十分强健,这也是为什么它们能在岩石缝中生长,其拉丁文属名Saxifraga也正有“破岩石者”之意。
生长于高寒地带、环境艰苦的区限虎耳草,历经时光长河慢慢地摸索出了“报团取暖”的生存方式。它们的叶片贴地生长,一簇簇地紧挨在一起,几乎不留多余空间,很像类似垫紫草的垫状植物。
虎耳草科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仅虎耳草属全球就有450余种,虎耳草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无论是贫瘠的岩岩缝,还是阴暗、潮湿的林下,都能寻觅到它们的身影。
也或许正是虎耳草这种强悍的生命力与适应能力,而被文学家沈从文所青睐。
在《边城》中,虎耳草代表着纯真的爱情,也指质朴纯真情感内敛的翠翠。而在现实生活中,沈从文也是虎耳草迷。汪曾祺曾在回忆沈从文的文章中就提到过,“沈先生家有一盘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盘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