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自然生态纪录片,你“心水”了吗?
2022-01-19
中国环境报

  图为《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海报

  ◆记者王琳琳

  新年伊始,不少喜欢纪录片的观众惊喜地发现,许多电视台将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作为2022年开年大片重磅推出。

  如央视纪录片频道,开年的首播大片就是时隔5年重磅归来的纪录片《自然的力量》第二季《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续档的则是由BBC自然历史部倾力打造的《绿色星球》。

  “国字头”媒体一马当先,省级卫视也当仁不让。东方卫视从1月4日起,在每周二晚10点档黄金时间,拨出1小时时段,播出精品纪录片,首部作品就是生态人文类纪录片《太湖之恋》。

  这些现象背后,是无独有偶,还是别有乾坤?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如今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聚焦优美生态,质量、数量双提升

  “诸多优秀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呈井喷之势,并非偶然。”电影和纪录片创作研究者、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坚肯定地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自然生态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纪录片创作题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公众对优秀纪录片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优势资源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多年来深积厚淀,终于形成如今数量不断攀升、质量高歌猛进的特点与面貌。

  《太湖之恋》开播仪式上,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介绍说,之所以选择《太湖之恋》作为该时段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除了这部片子故事生动、画面精美之外,更重要的这是一部讲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纪录片。

  2022年,上海广播电视台还将密集上线《我们的美丽草原》《我们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山水间的家》《叶尔羌河》以及外宣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等精品佳作,用纪实的语言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成就。

  而在国内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制作的高地——央视纪录片频道,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去年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2年纪录片片单,计划推出的50部纪录片中,有十多部是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引发业界和观众的高度关注。

  其中,《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跟踪拍摄东北虎、金丝猴、藏羚羊和亚洲象等珍稀野生动物,深度挖掘并展现多样化的生命之美;《黄河之歌(4K版)》《大黄河》等纪录片,分别从历史和生态的角度,去探察中华民族摇篮的今昔变化;《天时·中国自然密码》以中国远古的自然时序为题,呈现亘古不变的生态运行法则……

  在纪实镜头之下,山清水秀、富有灵韵的中国立体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强化叙事策略,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越来越好看

  在2022年央视总台纪录片片单发布现场,面对当前数量井喷且质量优秀的纪录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同道,化用著名诗人穆旦的诗句“丰富和丰富的痛苦”,评价其为“丰富和丰富的幸福”。

  “像《雪豹》《航拍中国》这样的生态类纪录片,完全达到了国际水准,刷新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度。”张同道说。

  刘坚的感受也是如此。近两年,他的一个直观感受是,喜欢纪录片的观众越来越多了。如网友落落看了《航拍中国》,直接去了趟华山;网友“凤凰木”为了给喜欢看自然类纪录片的一年级孩子寻找资源,特地到豆瓣纪录片小组发帖,求推荐类似《美丽中国》这样带有中文解说的纪录片。

  “还是希望看国产纪录片,英文解说听不懂。带有点叙事手法、有人物故事,不单纯是景色展示。”网友“凤凰木”说。

  事实也如此。如今,我国原创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越来越好看的背后,早已超越了过去知识性强、故事性差的“说教类”科教片,有了更多的故事性。

  “在当今纪录片市场,具有强烈感染力故事是所有人争抢的目标。”刘坚强调。据了解,国内早期生态纪录片代表之作《森林之歌》拍摄之初,总导演陈晓卿就专门请来国外的纪录片专家讲课,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参与者明白: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如今,不仅讲故事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自然生态纪录片的不二选择,而且更加注重叙事方式的推陈出新。在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中,片子没有对拍摄对象作任何评判与引导,而是在拍摄过程中,将偶然捕捉到的日常状态、人类与动物的共通情感,巧妙地附加在叙事中,为自然生命赋予平等的身份和情感。

  “这些叙事手法让动物刻画有了人的味道,变得有情感、有性格、有计谋,生动有趣,自然容易与观众共鸣与共情,喜欢的观众也就越来越多。”刘坚说。

  此外,全新的摄影技术的出现,对自然生态纪录片品质的提升也功不可没。还是以《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为例,据主创团队介绍,拍摄过程中,除动力三角翼之外,还利用4K红外感应摄影超长待机,记录下动物隐秘的生活。运用大量8K延时摄影技术,震撼呈现自然伟力造就的奇观。

  此外,主创团队通过延迟摄影技术,记录了蒲公英花冠的盛开过程;通过微距摄影技术,让观众见证蜘蛛如何一点点地吃掉自己的网;延迟+微距摄影,更是让观众看到黏菌的蔓延式生长过程。

  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杨奕黎表示,这些机器人技术、移动延时摄影、超精细热像仪和超高速技术等,真正挖掘出了自然界内在的精神力量,刷新了人类对地球、自然与生命的理解。

  紧扣时代记录生态变迁,提升专业性、深刻度

  尽管我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与自然关系哲思,但是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艺术模式和商业模式自主创新性依然不强,团队、技术、营销上的积累相对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那么,如何提高自然生态纪录片的质量?

  刘坚表示,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深刻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给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提供了广阔丰富的内容资源。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应抓住这个良好时机,紧扣时代、紧贴现实,多拍摄生物多样性,多记录生态变迁,提升专业性。

  在创作思路和题材挖掘上,仍需在原创性和深刻度上下功夫。比如在展现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更加深刻地剖析、回答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诗意栖居。在发时代之声的同时,也要记录普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和付出。

  杨奕黎建议,应借助镜头,在与观众的“互动”上做更多突破。从观众视角出发,多拍人与自然的共处故事,力争将自然生态与人间烟火无缝衔接,将原生态的自然之美与多样化的人文风情相结合,用多元的风格打通情感同频共振的通道,让观众感同身受,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

  此外,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正逐步成为纪录片传播主阵地。有专家建议,将全媒体传播既作为一种创作思维与叙事方式,也作为市场策略,发展“纪录片+”,推进产业发展,打造本土品牌,对纪录片进行品牌化运营。

  总之,拥有良好的制作平台,展现自然界的美好,对其进行拟人化的叙事,只是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第一步。相信随着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艺术表现手段的不断丰富,中国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发展空间,必定越来越广阔。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