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会影响候鸟顺利越冬吗?
2022-09-27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实习生 张乐 见习记者 单浩田 近日,江西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到首批越冬候鸟白琵鹭出现在九江都昌马影湖水域。每年10月、11月,鄱阳湖、洞庭湖等栖息地会陆续迎来一批批可爱的候鸟朋友。受今年高温干旱严重影响,鄱阳湖、洞庭湖水域面积缩小60%以上,这对候鸟迁徙、觅食等行为有哪些影响?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钱法文和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贾亦飞。

候鸟会受到哪些影响?

“高温干旱主要会影响越冬候鸟的食物资源。”贾亦飞介绍,按照往年情况,9月底到10月初,水位下降、河滩出露后生长高度为10厘米左右的苔草是雁类喜爱的食物,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白额雁喜欢觅食7厘米及以下的苔草。而今年受高温干旱影响导致苔草提前生长,对于即将到来的雁类而言,这些苔草的纤维较粗大、适口性低,不利于觅食。当土壤板结后,以沉水植物为食的鹤类很难破土觅食,其食物资源会受到影响。

钱法文告诉记者:“白鹤、小天鹅等越冬候鸟都喜欢以苦草的叶和根茎为食。作为沉水植物的苦草,其叶和根茎生长与鄱阳湖水位变化密切相关。18米至20米的水位在夏季持续1个月至两个月是有利于苦草生长的。而过高的水位和长时间的高水位对苦草等沉水植物的生长极为不利。就今年的低水位而言,水位变化对苦草等植物生长和对越冬候鸟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具体需要等待今年冬天候鸟到来后再做调查和监测工作。”

“今年高温干旱对越冬候鸟的大范围迁徙路线影响可能较小。”贾亦飞表示,虽然今年长江中下游水域面积大幅缩减,但像鄱阳湖等大面积水域仍保持在上百平方公里的面积范围,而且在其他区域很难找到如此大面积的湿地,排除特例情况,越冬候鸟迁徙路线基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钱法文和贾亦飞都表示,候鸟具有一定的适应栖息地变化能力。“越冬候鸟会先按照往年路线到达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当缺少最优食物时,候鸟会选择次优食物或飞向周边区域寻找食物资源。我们要相信它们能够从野外获得充足的食物。”钱法文告诉记者。“野生鹤类可以活到30岁,许多雁类可以活到10岁以上。它们在生活史策略上会有相应的对策,具有面对困难情况的经验。而且一年的恶劣气候对候鸟的影响较小,尤其对成年且具有生存经验的候鸟而言。但如果每年都是极端情况,候鸟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贾亦飞补充道。

我们能为候鸟做些什么?

据了解,鄱阳湖作为我国及东亚地区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每年越冬鸟类数量可达70万至80万只。95%以上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都会飞到鄱阳湖越冬。面对如此庞大的鸟类群体,鸟类监测工作尤为重要。

“以实际情况为准,通过鸟类监测获取真实准确的鸟类信息,这是鸟类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的基础。”贾亦飞介绍,鸟类监测并不只是监测数量,还需要监测状态。通过观察候鸟的行为、分布等情况可以直观反映它们的生存状态。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之一,鸟类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一些变化。

钱法文表示,候鸟监测需要贯穿整个越冬季,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每月进行三次同步调查和监测,即“逢八”(每月8日、18日和28日)定期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候鸟在湖区内的实时动态。

钱法文介绍,一些地方会提前制定预案保障候鸟平稳越冬,如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会种植莲藕、预留稻田,以备冬季白鹤食物不足时,为它们提供食物。“2008年中国南方寒潮袭来,长江流域的很多湖泊冰封严重,保护区和相关部门对水鸟进行投食,帮助它们越冬。当候鸟遇到生存困难时,人类会采取一定干预措施,如定点投食、加强巡护等,从而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贾亦飞告诉记者。

据了解,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制定多项具体举措以加强候鸟保护,如加密对湖区的监测频次,合力做好水位、水草、水鸟等监测工作,开展苔草刈割和候鸟食源补充实验,促进新草生长,推进苦草快繁基地建设等。此外,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联合保护委员会也已下发《关于做好高温旱情下鄱阳湖区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通知》。

“公众对鸟类的关注与保护也很重要。举办观鸟活动、进行候鸟科普宣传,可以让公众了解候鸟的生存状态与困境,从而使大家对候鸟给予更多关注与保护。”贾亦飞补充道。

据了解,为加强候鸟保护宣传,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成功举办两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候鸟在滩涂上悠然栖息,在湖水里嬉戏觅食,万羽汇集的壮观景象吸引着各地观鸟爱好者们到鄱阳湖等地一睹盛况。

钱法文表示,观鸟团体非常关注越冬候鸟的动态,他们可以将观察到的候鸟信息收集整理、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便于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以解决候鸟遇到的难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