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 | 人兽冲突是野生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2021-07-2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共享的未来——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必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日发布最新报告。报告指出,人兽冲突已经成为威胁世界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物种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备受瞩目的 “一路向北”云南流浪野象为获取食物和水而“突袭”农场,还是美国爱达荷州“狼满为患“,肆意猎取人类家畜等案例,都印证了这一点。

人兽冲突——人类与野生动物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引发的争斗——通常会导致人类出于自卫而对动物发起先发制人或报复性的杀戮,这可能会造成物种的灭绝。

这份题为《共享的未来——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必要性》报告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与冲突有关的杀戮已经影响了世界上超过75%的野生猫科动物,以及其他陆生和海洋食肉动物,例如北极熊和地中海僧海豹,还有大象等大型食草动物。

“在人类有生之年,我们已经目睹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70年以来,全球野生动物的平均数量已经下降了68%。” WWF国际野生动物项目负责人玛格丽特·金奈尔德(Margaret Kinnaird) 表示,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加上其他威胁,导致一些曾经数量充沛的野生物种,其种群数量锐减,而某些数量本就稀缺的物种则被推至灭绝的边缘。如果我们不采取紧急行动,这一破坏性趋势只会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损,(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该报告汇集了来自 27 个国家40个组织155 名专家的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司司长苏珊·加德纳(Susan Gardner)表示:“这份报告拉响了警钟,突出强调了人兽冲突问题的严峻性,呼吁国家和国际层面给予其应有的关注。”

“报告呼吁采取措施确定并解决更深层次的冲突根源,同时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并确保受人兽冲突影响的社区充分参与相关进程并发挥积极作用。本报告中的诸多案例研究充分证明,人兽共存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报告指出,人兽冲突问题既关乎发展和人道主义,也涉及物种保护。它影响了农民、牧民、手工作业的渔民及土著民的收入,特别是生活贫困的群体。它还干扰了与野生动物竞争当地水源的社区获取饮用水的机会,并加剧了不平等,那些与野生动物共处的社区往往付出很大代价,却极少享受到共存的好处。

尽管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密切相关,但人兽冲突问题很大程度上仍然被决策者忽视。

虽然世界各地的人们从持续繁荣的野生动物种群中获益——健康的生态系统使我们得以繁衍生息,为我们提供食物和生计来源——但因人兽冲突造成的伤亡事件,以及引发的财产和生计损失等灾难性影响给那些居住在野生动物常出没地区的人们造成了巨大压力(他们通常生活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导致当地人们面临经济不安全和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充分解决人兽冲突问题,这将极大地削弱各国实现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金奈尔德博士说,“如果世界想在 2030 年这一最后期限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明确将人兽冲突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计划中,并将其置于《生物多样性公约》新框架的核心**。”

报告称,完全消除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的,但实施精心策划的综合性管理方法,有助于减少冲突,并促成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存的新模式。这要求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当地社区充分参与的情况下,开展预防、缓解、应对、研究和监测等工作。

相关成功案例包括南部非洲的卡万戈-赞比西跨境保护区(KAZA)采用了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对人兽冲突加以管理***。如今该保护区已成功减少了95%的牲畜遇袭事件,从而在2016年实现了人类针对狮群的零报复性杀戮(2012 年和 2013 年两年间至少有 17 头狮子被杀),使之前备受威胁的狮群数量得以恢复。

以这种方式减少人兽冲突不仅有益于生物多样性和受影响社区,还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生产和整个全球经济带来机会和利益。

报告指出,未受到人兽冲突直接影响的人们也可以通过购买经野生动物友好企业网络和雨林联盟等组织认证的“野生动植物友好型”产品来助力解决人兽冲突问题****。

编者注

*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人兽冲突有关,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 #2:零饥饿。人兽冲突的影响:野生动物破坏粮食储备,威胁农作物和牲畜,使自给自足的农民面临饥饿的风险。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预计将于10 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通过,届时世界各国领导人将签署新的长达10 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承诺。

*** 宽多河(Kwando)食肉动物项目于 2013 年启动,致力于解决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问题。项目着重分析狮子-牲畜的冲突情况。通过监测团队快速记录损失、强有力的社区参与以及确定高风险冲突地区,项目设计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风险多发地区安装了防狮笼来保护夜间的牛群,当地社区也获得相应补偿以抵消狮子捕食造成的任何损失。报告 (p59-60) 中提供了更多详细信息。

****这些经过认证的产品由积极减少人兽冲突的生产商供应,在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均有售。相关产品包括来自纳米比亚的捕食者友好型牛肉和山羊奶酪、来自哥伦比亚的美洲虎友好型咖啡、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的野生动物友好型羊绒以及来自印度的大象友好型茶叶。


关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一个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WWF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关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环境事务的权威机构。它通过激励、告知和赋权的方式,助力各国及其人民在不损害子孙后代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并鼓励建立伙伴关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