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5日电(毛琳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11月24日下午,一只头顶两侧长着长耳朵、眼睛又大又圆的小鸟闯进了车水马龙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的民警赶到时,小家伙正处在运河商务区成大中心楼下的一个角落里。

由于耳朵跟平时常见的鸟类不同,发现它的群众报警时说这是一只“怪鸟”。民警经过与分局森林公安大队与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系,才确认这只“怪鸟”学名为长耳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民警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鸮。(通州警方供图)为了保护它的安全,民警随即将其带回派出所进行照顾。11月25日一早,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中仓派出所。在与民警进行交接后,将长耳鸮带回救护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准备等它身体完全恢复后再行放生。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副中心的环境越来越好,境域内野生动物种群与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据园林部门统计,目前副中心境域内仅野生鸟类品种就达340余种,种群数十万只。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副中心的民警们在守护人民的同时,也在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前不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再次迁徙到通州区台湖镇境内,今年迁徙的数量还比去年多一只。这也被视作副中心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大鸨作为珍稀鸟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在国内数量十分稀少。为确保大鸨安全越冬,顺利完成迁徙之旅,通州分局森林公安大队联合园林部门、属地政府及爱鸟协会等组织团体共同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护。

近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再次迁徙到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境内。(通州警方供图)森林公安大队民警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道在大鸨活动区周边设立野生动物保护警示牌,进行普法宣传,劝阻追逐、伤害鸟类等违法犯罪行为,希望能降低它们迁徙途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