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江西少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超低。在水生植物生长难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江西齐心协力用实际行动守护鄱湖生态,湖区候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球98%的白鹤都来了!
冬至后,又有大批白鹤聚集在鄱阳湖南岸余干县康山大堤,当地专门预留了1000亩农田稻谷,为越冬珍稀候鸟提供宝贵的觅食地。这里的白鹤高峰时达3000只,呈现翩翩起舞、万鸟齐鸣的景象,蔚为壮观。
学生刘奕霏:“看到这么多候鸟,非常开心,也很震撼。”
能留住这么多的白鹤,真是了不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王榄华感叹:“是水位的原因,使得苦草冬芽、还有一些沉水植物长势不太好。当地政府能够投入资金,保留一块稻田让白鹤能够有个预备的食物的补充,是很好的。”

康山垦殖场插旗洲农民江良清以往这个季节忙着农活,有了政府的补偿,今年忙着护鸟。“主要的工作在这里护鸟,包括环境卫生,一些后勤保障这一块,架子已经搭好了。”

今年江西少雨,鄱阳湖水位已经低于8米,接近历史最低水位,但是今冬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却达到70.8万多只,创历史新高,其中包括全球98%的白鹤,70%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等珍稀候鸟。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詹媚娟:“目前的话,我们站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湖区进行监测和巡护,对鸟群进行监测。”

生态保护,立法先行! 两年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确立了白鹤为省鸟;今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成为全国首个针对某一类野生动物保护进行的立法;明年1月1号,该条例正式实施。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力平:“条例的颁布是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为坚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贡献了江西的力量。”
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的白鹤小镇也有1000多只白鹤,以及小天鹅、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是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
鲤鱼洲管理处党委书记刘伟告诉记者:“我们辖区55平方公里是没有一个工业企业,今后在未来规划里面也没有其他的工业企业,都是保护生态,我们都形成了很自然的去做这些事情。”
今年,鄱阳湖白鹤保护案例,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孙莉莉:“我觉得江西人民是为全国,甚至为全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努力的,这个是全世界人民都看得到的。”

“鄱湖美如画,候鸟迎天下。”如今,在美丽的鄱阳湖畔,数以万计的像江良清这样的民间志愿者投入到保护候鸟、保护鄱阳湖、保护生态的队伍中来,给候鸟一个温暖的家。
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戴年华:“鄱阳湖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以及滨湖农田实施生态补偿,扩大和改善了越冬候鸟的栖息地,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的思想深入人心,从上到下,真抓实干,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家园。”
(记者:龚小娟 、李先、欧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