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共建 环境共管
2022-01-26
云南日报

  寻甸生态坝塘 供图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横河梁子省级重要湿地羊塘海子是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主要的海子之一,也是越冬黑颈鹤最钟爱的乐园和栖息地。

  在鹤管局副局长邓长华的记忆里,以前为了给黑颈鹤蓄水,工作人员用防洪袋堵沟筑坝,但效果均不理想。经过多方了解和咨询专家,鹤管局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850万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在羊塘海子依山就势筑起了生态坝塘,总蓄水面积达100多亩,水土得到保持,湿地有效恢复,为黑颈鹤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空间。

  在生态坝塘里,鹤管局之前投放的2万尾鱼苗已在水中生长了数月,这是提前为黑颈鹤准备的美味。周边的土地很多已经被一次性征收,用于保护区退耕还草和湿地恢复,部分土地上还种了荞子、燕麦、萝卜等农作物,成熟后全部留在地里专供黑颈鹤食用。

  “除了种在地里的,我们还准备了4吨玉米、10吨土豆等待老朋友的到来。”鹤管局水城管护站站长李成能说,他们在黑颈鹤活动区域设立了固定投食点,越冬期间每天都会有专人给它们投喂食物。水城管护站和横河管护站还在主要路口堵卡登记、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发挥好视频监控系统的指挥调度作用,全方位保护黑颈鹤栖息地。2020年以来,管护站还实施了大面积草甸修复工程,通过坡改梯杂播麦芽草、阳西草、三叶草等,实现保山保水保土。“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草甸修复12702平方米。”在吊洞垭口,李成能指着一大片已见成效的山坡说。

  为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鹤管局着眼保护地优化调整,大力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最大限度争取当地群众的理解支持。积极推进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巡护员选聘及日常用工优先考虑当地群众,做好巡护道路维修满足群众出行和日常巡护双边需要。

  2017年至今,鹤管局积极争取湿地保护与恢复、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各级项目资金2950余万元,先后完成663亩农地退耕还湿、水系连通等项目。同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市林草局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等机构交流合作,加大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等的监测力度,增强管护科学性。加强与公检法司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严查违法行为。

  通过各方共建共管,寻甸横河梁子湿地生态环境日趋向好,“山头有树、山间有草、山脚有水”成为美丽风景。羊塘海子、烧贼坝海子、大白龙海子等生态湿地星罗棋布,为清水海水源保护区提供了优质水源。黑颈鹤种群数量由之前的27只恢复到了77只,恢复数量为近10年之最。截至今年1月12日,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已有85只黑颈鹤越冬,突破历史新高。

  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也日益丰富。目前,保护区内共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118种、维管植物829种、被子植物801种,包括黑颈鹤、黑鹳、金雕、白肩雕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翅鸢、白腹锦鸡、雕鸮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西康玉兰、金荞麦、香果树、异颖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魂牵高原草甸,鹤舞横河最动人。”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马兴祥说,作为高原湿地的旗舰物种,黑颈鹤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见证。根据监测,保护区不仅是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还是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原先只在清水海活动的赤膀鸭、赤麻鸭等这几年都会飞来,为秀美山川增色添彩。

  本报记者 茶志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