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丨跟熊猫一样珍稀的黑鹳来泸州了!
2022-02-10
泸州发布

岁末年初

一个星期内

泸州迎来两位新“客人”

其中包括鸟类“大熊猫”黑鹳(guàn)

图片

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光临泸州

1月30日,泸州观鸟会会员何伟和胡明镜,在沱江泸州段观鸟过程中,发现远处的河流湿地上,一只大概一米长的鸟类正在河滩边梳理颈领,何伟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鸟种。胡明镜说:“这只鸟警惕性很高,当时远处传来的几声声响,也把它吓飞了。”

图片

何伟通过拍摄放大的图片,并核对图鉴,确认为黑鹳。

图片

图片

网络图片

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一般在远离人类的区域活动。黑鹳背部覆盖着黑色羽毛,在阳光下会反射出绿色或紫色的金属光辉。因数量稀少,黑鹳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

苇鹀在泸州江边水稻田湿地觅食

目前,正值冬季水鸟迁徙季,2月3日,何伟和胡明镜约定再赴沱江泸州段观鸟。下午三点十分,两人在沱江旁的水稻田湿地上,发现两只10多厘米长的小鸟,不断跳跃着,在湿地上觅食。

图片

图片

本次观鸟,何伟和胡明镜距离发现鸟类较近,经现场辨认,这两只小鸟为一雄一雌的苇鹀(wú)。

图片

图片

苇鹀头顶、头侧、颏、喉一直到上胸中央黑色,其余下体乳白色,自下嘴基沿喉侧有一条白带,往后与胸侧和下体色相连,并在颈侧向背部延伸,在后形成一条宽阔的白色颈环,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苇鹀常在地面或在树枝上觅食,分布于俄罗斯、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西北等地。

近年来

随着泸州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

越来越多的动物选择来泸“定居”

作为一名泸州人

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珍惜和爱护泸州生态环境

给动物们一个舒适安逸的家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