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开放
2022-02-21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讯 拉动绳子就可观看动画,旁听一起发生在长江入口中华鲟被非法捕捞的故事;按下启动器,就可以观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新说,了解非法捕捞“三有动物”青蛙的案件;带上VR眼镜,就能领略金雕飞翔的视角,通过判决书模型了解网购金雕案的故事……日前,江苏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正式启用,并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举行启用暨《以案释法·漫画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书首发仪式。
展馆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玄武区人民法院、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共同建设。位于红山动物园大壮观阁内,共两层,分为司法保护区、互动实践区和成果展示区3部分,重在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阐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为参观公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展馆启用后,将对游客免费开放,预计年参观人数在10万人次左右。
在现场看到,展馆一楼为司法保护区,这一区域重点介绍了江苏法院审结的10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相关法律知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在观众的头顶上方,是一处非法捕捞场景的3D模型,直观展现了中华鲟与其他鱼类被网困住的情景,右侧墙上则展示了非法捕捞工具“绝户网”。
二楼是互动实践区,展示了江苏法院司法护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工作和成效。
韩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