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越来越多的生物,越来越美的广州
2023-08-15
广州日报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广州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为引领,多措并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目前,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整体呈现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增强的趋势。

昆虫新物种在海珠湿地被发现并命名为“海珠珐轴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冠鳽在浔峰山生态公园筑巢,地龟在从化区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活动……这一个个首次,都在生动讲述着绿美广州的建设成效。

广州已完成两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为引领,多措并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见成效。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广州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89个,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58个、湿地公园20个、地质公园1个,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系统性保护,提升了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生态安全。

据悉,广州已完成两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是全国极少数完成两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的城市。第二次调查共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457种,维管植物3516种。目前,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整体呈现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增强的趋势。

南沙湿地加大保护投入力度,在森林维护、水土保持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湿地除大片森林为鸟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营地外,还专门为滨海类候鸟开辟了多片水禽觅食浅滩,其中最大的面积超过1000亩。

凤头蜂鹰

白云山努力营造和保护好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条件和场所,吸引更多野生动物安家,据统计观察到的鸟类有105种、昆虫185种、两栖爬行动物43种、兽类16种,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

近年来,海珠湿地致力于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恢复乡土植物,营造草滩鸟岛、城市小微湿地群,恢复完整生态系统结构,成了粤港澳鸟类生态走廊的重要节点,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强。2012年至今,鸟类从72种提升到190种,植物由294种增加到835种,昆虫由66种增加到738种,并成功发现“海珠斯萤叶甲”和“海珠珐轴甲”两个全球昆虫新物种。

据林业和园林局相关部门介绍,广州开展迁地保护,有效恢复壮大人工种群。广州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申报的“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启动建设,城园融合体系首个专类植物展示园——广州木本花卉专类植物展示园通过专家评估考核。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7168个分类群,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7种。广州动物园通过建设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科学系统地开展迁地保护,目前累计保育野生动物达220种、近2700头(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9种,圈养保育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华南国家植物园发现失踪60年极度濒危植物保亭花,并迁地保护成功。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通讯员李碧秋 摄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近年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秉承“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以及“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的理念,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湿地修复与保护措施。2019年起,海珠湿地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手,合作开展“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项目”,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生物多样性取得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海珠湿地记录有维管束植物835种,动物1097种,其中昆虫类738种,鸟类190种。

大量蜜蜂蝴蝶引来栗喉蜂虎

今年5月,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海珠湿地动物监测调查中,发现了数只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之所以命名为蜂虎,或许与其喜欢猎食蜜蜂有关。对于蜜蜂而言,它们就如同老虎的存在,一旦蜜蜂遇到它们,逃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栗喉蜂虎 张春兰 摄

此外,它们还是色彩搭配方面的“专家”。栗喉蜂虎有明显的热带鸟类羽毛艳丽的特征:喉部是栗红色的,过眼纹是黑色,拥有天生的眼线,翅膀和背部是翠绿色的,蓝色的尾翼更增添了一分美丽。飞行时,栗喉蜂虎翅膀下的羽毛是橙黄色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全身闪烁着彩虹般的艳丽光泽。

栗喉蜂虎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

据推测,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现的多只栗喉蜂虎是被海珠湿地大量的蜜蜂和蝴蝶吸引,在此觅食并选择在这里落脚。

2022年以来,海珠湿地新记录到的还有鹰鹃、白喉短翅鸫、高山短翅莺、红喉歌鸲、彩鹬、黄头鹡鸰。据介绍,截至目前海珠湿地的鸟类种数已经从建园之初的72种增加到190种。

白腰鹊鸲

鹰鹃

白喉短翅鸫

高山短翅莺

全球首次发现“海珠珐轴甲”

2021年,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海珠湿地发现一个昆虫新物种,将其命名为海珠斯萤叶甲。这一物种在海珠湿地核心保育区内马氏网及埋罐采集所得,附近为芒果、黄皮等果树。该新物种在自然界中数量稀少,在昆虫家族中也较为罕见。据分析,海珠斯萤叶甲为广东省特有新种。

海珠斯萤叶甲标本照(实验室显微镜拍)

同年底,海珠湿地又发现了另一新物种。该物种在世界上的首次发现,被命名为“海珠珐轴甲”。该物种隶属于珐轴甲属,该属此前已在日本、泰国、斯里兰卡等地被各国昆虫学者采集并记录到,此次是中国的首次正式记录。

通常情况下,新物种多被发现在人迹罕至的野外,而这一枚海珠珐轴甲标本来源于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内布设的昆虫飞行阻拦器。这一新种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海珠湿地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颠覆了人们对城市公园的以往认知。

海珠珐轴甲,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是该物种在世界上的首次发现。

2020年7月,海珠湿地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合作,杨星科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海珠湿地各区域设立长期监测点,对海珠湿地昆虫多样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团队于海珠湿地各公众开放区、限制开放区和湿地保育区内共安装采样点28个,调查主要以马来氏网法、陷阱法、飞阻法为主,扫捕法、黄盘法、灯诱法作为辅助调查方法,力求全面、系统、准确评估该地区昆虫多样性现状。

根据研究所发布的2021-2022年度昆虫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8月,海珠湿地的昆虫种类为157科738种。其中,9个新纪录种中包括1个新纪录科和3个新纪录属,都是在中国首次发现并记录的。

据介绍,整个广东省目前存有的昆虫标本不超过200万号,而一年内在海珠湿地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超过15万号标本。研究团队根据我国湿地昆虫多样性数据,选取了研究范围涉及整个昆虫纲且鉴定至属级阶元以下的湿地昆虫多样性数据进行比较。对比发现,海珠湿地昆虫种级数量水平自上一次昆虫多样性调查(2018-2019年度)之后,又有了十分显著的提升。

白云山

2022年11月,白云山与华南农业大学等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通过布置红外相机对白云山野生动物进行监测,累计30个捕获日,共拍摄到150多张独立有效照片及一些视频。经专业人士鉴定,共涉及6目7科10种鸟兽,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国家三有动物鼬獾、赤麂、赤腹松鼠、黑领噪鹛、黑喉噪鹛等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紫啸鸫。

蓝喉蜂虎,于2019年在白云区白云山孖髻岭被发现,是中等体型的偏蓝色蜂虎,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广东省鸟白鹇多次被镜头捕捉

近一年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东省省鸟白鹇也被镜头多次捕捉到。2022年11月,科研团队通过布置红外相机对白云山野生动物进行监测,获取了一批宝贵的野外动物资料,其中就有白鹇。

白鹇,雉科鹇属大型鸡类,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被誉为“林中仙子”,喜在山林下层活动,主要以昆虫、浆果、种子等为食。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头上具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雌鸟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

广东省省鸟白鹇 图@视觉中国

有一些市民曾在白云山、火炉山等地见过白鹇。市民庞先生回忆,2022年12月的一天下午4点半,他带儿子在火炉山爬山,从阶梯步道上山,大概半山腰看到了一只白鹇。“就是很悠闲地在散步,静悄悄的,我们靠近到距离它30米的位置,不敢打扰它。第一次在野外看到这么漂亮的鸟,而且是保护动物,很兴奋!”庞先生说。

观鸟达人吴灏霖告诉记者,像白云山、火炉山以及从化山林中都有白鹇野生种群,它的数量不算少,在肇庆鼎湖山非常多见,但比其他小型鸟少一些,而且活动比较隐蔽。

浔峰山生态公园

浔峰山生态公园坐落于金沙洲北部,公园面积1375亩,被规划建设成为郊野生态公园。今年7月最新本底调查显示,白云区鸟类调查记录到16目50科163种,与2017年调查记录相比较新增了2目8科58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20种,较2017年的调查记录增加了10种、7种。

黑冠鳽首现广州筑巢繁殖

今年7月,在广州市白云区浔峰山生态公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黑冠鳽被发现在树上筑巢。

黑冠鳽又称黑冠麻鹭,它体型较小,头部有黑色的羽冠,上体为栗褐色,有少许细小黑斑,下体呈淡棕色,具有黑色纵纹,它张开翅膀时,还能看到腋羽和翼下覆羽具有黑白相间的横斑。别看它其貌不扬,它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数量比较稀少。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黑冠鳽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通讯员吴昊东 摄

此前在广东肇庆、湛江、珠海等地有黑冠鳽的观测记录,但并不多。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理事刘振海曾表示,在浔峰山生态公园的发现,是广州市也可能是广东省首次发现黑冠鳽的繁殖记录。

7月30日早上7点9分,有记录看到一只黑冠鳽宝宝在巢脚下的枯枝上站立,8点10分鸟宝宝看到亲鸟激动了一阵子后飞向亲鸟, 8点35分再也没有见到幼鸟飞回。据记者了解,在7月底,黑冠鳽育雏阶段完成,3只幼鸟均已出笼,雌雄成鸟和3只幼鸟都已飞走,现在在浔峰山看不到黑冠鳽的踪迹。

据介绍,黑冠鳽选择筑巢的地方,首先要确保虫子等食物充足,公园这里的池塘草地都能满足;黑冠鳽性羞怯而胆小,行动极为谨慎,公园生态环境优美,且人员较少,十分适合黑冠鳽栖息筑巢。

华南国家植物园

自去年7月11日揭牌以来(至2023年6月底),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物种保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引种4283号,其中物种2177种、品种394个、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3种、受威胁植物262种。现有活植物登录38887号、分类群17502种、物种10602种、品种6900个、珍稀濒危植物74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36种。

极危植物粗茎紫金牛野外回归

华南国家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对粗茎紫金牛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该种原产于云南河口,野外个体数量极少,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物种。粗茎紫金牛最初来到广州的时候,在迁地栽培条件下只开花不结果,通过科研团队不断研究发现,温度可能是影响其开花不结果的“关键因子”,最终通过实验成功获得少量果实。

最终,成功选育出两个园艺观赏新品种“紫红荷1号”和“紫红荷2号”,并解决了其规模化栽培繁殖技术,未来或将会在园林绿化中进行推广应用。

华南国家植物园已完成极危植物粗茎紫金牛的野外回归。图为粗茎紫金牛的花。宁祖林 摄

此外,华南国家植物园还自主培育了不少“广州出品”,为生物多样性研究贡献力量。

其中,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顺利拿下“国际身份证”的“大湾区兜兰”,由华南国家植物园曾宋君研究员团队自主选育的功勋兜兰和从中国台湾引进的长布斯少女杂交选育而来。因其从试管苗栽培至开花,一般需要5-6年,种植难度较大,故取名“大湾区”,代表了大湾区人民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这款兜兰新品种花型独特、花姿优美,花瓣长可达20厘米以上,花期长,是该研究团队登录的120多个兜兰新品种中的一个,也是继COP15兜兰之后又一个明星兜兰新品种。

虎颜花发现于广东阳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华南国家植物园成功迁地保护了虎颜花,并采用生物技术将其成功繁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通讯员彭彩霞、曾宋君 摄

从化区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7年1月成立,是广州市唯一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物种起源古老,成分复杂,生物多样性高,有上千种植物和上百种野生动物,同时还是流溪河的发源地之一。目前,从化区陈禾洞省级保护区共调查记录到陆生野生动物180种,其中红外线相机检测到的有28种。

濒危动物地龟现身从化

就在两个月前,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专业技术队伍,在野外调查中发现新增物种——地龟。

时间再往前推移,保护区专业技术队伍在其动物多样性智慧监测平台上,发现红外线相机拍到一件“异物”,好像一只龟。但由于照片模糊不清,无法鉴定具体是什么物种。

随后,专业队伍深入实地调查。在丛林中,他们幸运地“偶遇”了这只龟。经测量,龟的背甲长约11cm,宽约8cm,前后缘呈强烈锯齿状,中央具三条嵴棱,腹甲棕黑色。经对比鉴定,是地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对比保护区动物名录,没有记载该物种,为保护区新增物种记录。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地龟

工作人员查询资料发现,地龟是国家重点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是濒危动物,现自然数量已极稀少。它们生活于山区丛林近溪流的阴湿地区,杂食性,以昆虫、植物的叶和果实为食。

据介绍,地龟的发现,说明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未来,该保护区将继续保护其栖息地环境,促进其自然增殖。

此外,从化区在保护区内设立公益诉讼观察站,聘请动植物学专家为公益诉讼观察员,为检察机关提供外脑支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遵循。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广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住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广州蓝”成为城市新名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广州蓝”已经成为城市新名片。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连续六年稳定达标,从2013年的5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22微克/立方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

在黄埔区南岗河边,经常可看到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和观鸟爱好者在静静地守候。“这里不仅有广州比较常见的白鹭,还有褐翅鸦鹃、蛇雕、画眉等珍稀品种。”广州市黄埔区摄影家协会摄影师陈加林说。

水质的不断转好,使得南岗河成为一条市民和鸟儿欢聚的“幸福河”。但在几年前,南岗河还是一条黑臭河涌,存在积淤严重、堤脚损坏等诸多问题。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南岗河坚持治水先“治人”,推行“四洗”清源行动,“建厂子、埋管子、进院子”,开展排水单元达标和雨污分流整治,利用“绣花”功夫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创新提出生态修复“三板斧”——降水位、少清淤、不搞人工化的思路,通过维持低水位运行的低碳治理模式,实现河湖“长制久清”和生态复苏。

南岗河的华丽转身是广州治水工作的缩影,目前广州全市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并保持“长制久清”标准基础上,继续巩固提升治理成效,南岗河也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青山绿水间乡村显活力

在水库上划船,在花海里徒步……时值盛夏暑假,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亲近自然。

“保护好山水生态,并将建筑自然融入是项目从建设到设计的首要原则。”天人山水项目主创建筑师张剑回忆道,天人山水所在的沙溪水库是项目的核心,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团队将水库打捞起来的老树根处理保留成为“原住民”艺术装置,又将原有杂草丛生的水库堤坝修葺一新。“建设过程中时常遇到与原有设计图纸出现差异的情况,都是以保留为主去修改设计。”张剑说。

天人山水项目是近年来广州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缩影之一。“十四五”以来,广州结合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开展示范点建设,在综合展示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提供优质的生态惠民产品,除了天人山水示范点外,还有花都区九龙湖示范点、白云区六片山示范点等。

这些示范点的建设也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如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项目2023年估计接待人数60万,累计吸纳当地劳动力及创造新的劳动岗位超过2000个。

市民绿色生活意识显著提升

已经从事环保志愿服务15年的志愿者、“民间河长”郭露丝,亲眼见证了广州这十年来河涌生态从“臭水沟”到“休闲胜地”的变化,和市民绿色生活意识的显著提升。而在身边的社区,如太阳能休憩凉亭、旧物回收箱等许多节能减排设施开始涌现。市民的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公筷公勺等文明用餐方式日渐普及。

以前,郭露丝发现许多人想要参加治河活动,却苦于没有渠道,或是不具备相关治水知识。自2016年8月以来,包括郭露丝在内的许多骨干志愿者开始推动“民间河长”计划。如今,社区民间河长队伍遍布广州各区,他们定期组织巡河志愿者记录河流现状,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志愿者及公众参与到广州的水环境治理中。

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方面,广州大力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印发实施《广州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回收网络建设、加工利用水平提升、再制造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全面提升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广州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得到全链条提升,全市居住小区完成楼道撤桶,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广州垃圾分类工作在住建部考核中居全国前列,2021年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