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建立11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2023-10-12
人民网

近日,《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网站上进行公示。其中提出,建立11个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区域内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制定相关保护规划,开展本底调查。

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 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省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广东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立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开展华南虎、中华白海豚、鼋等珍稀濒危种群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等保护研究;实施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以及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实地核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监督检查,推动相关违法违规问题整改;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不断丰富、探索不断深化、成效不断显现。

南岭国家公园筹建工作办公室供图。

如何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基本完善,部门协同管理机制趋于完善,基本形成统一有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森林、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保持稳定,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农业、水产养殖、渔业和林业等领域生物多样性得到可持续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亮点一: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综合调查

征求意见稿中透露,目前广东生物多样性数据老旧,未能有效反映全省生物多样性现状。已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主要集中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粤北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全域整体调查有待加强。

为此,征求意见稿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在南岭山地、罗浮山-大桂山、莲花山以及云雾山-天露山等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综合调查,重点掌握优先区域陆生生物种类、分布、生境状况以及威胁因子等情况。

南岭国家公园筹建工作办公室供图。

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开展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调查。

同时统筹利用现有各级各类监测站点和监测样地,逐步建立覆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珠江重要水系和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涵盖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和重要保护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

亮点二:建立11个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广东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是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但自然保护地多呈孤岛状、连通性不强,未形成合理完整的空间保护网络,部分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未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内。

南岭国家公园筹建工作办公室供图。

为此,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11个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中划定的南岭和南海优先区域基础上,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细化为11个区域,包括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4个(南岭山地、罗浮山—大桂山、莲花山、云雾山—天露山)、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7个(潮汕—南澎列岛海域、红海湾—碣石湾海域、大亚湾—大鹏湾海域、珠江口海域、镇海湾—广海湾—川山群岛—银湖湾海域、阳江湾海域、湛江雷州半岛海域)。在优先区域内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制定相关保护规划,开展本底调查。

以南岭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例,该区域涉及肇庆、清远、韶关、河源等市,主要保护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分布有小灵猫、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广东含笑、丹霞梧桐、仙湖苏铁、南方红豆杉、小叶红豆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区域内已建立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曲江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

亮点三: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

广东作为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的“南大门”、扩散蔓延的“主通道”和防控的“桥头堡”,外来物种入侵呈现出种类增多、频率加快、蔓延加速、危害加剧的趋势,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压力大。经统计,广东外来物种入侵种类达到200余种,其中互花米草、福寿螺、松材线虫、红火蚁、巴西龟、五爪金龙等50种生物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南岭国家公园筹建工作办公室供图。

征求意见稿提出,做好外来物种入侵普查工作,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状况和发生趋势等;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加强数据信息共享;编制《广东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同时推进监测风险体系建设,构建外来物种风险评价和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立针对红火蚁、薇甘菊、互花米草、松材线虫、鳄雀鳝等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实施农业和森林草原湿地等区域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

亮点四:支持发行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缺少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建立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区域和物种资源保护的经济激励政策,制定南岭生态屏障和蓝色海岸带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的扶贫开发和改善民生政策。

探索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东江、西江、北江和韩江等省内重要流域区域横向财政激励机制。

拓宽生物多样性融资渠道,搭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平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鼓励支持发行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推行“林业碳汇贷”等信贷产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