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泥潭里做科研 只为一朵不一样的睡莲花
2021-07-27
新华网

7月的武汉阳光热辣,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欧克芳在办公室换上长袖长裤的工作服,穿上过膝橡胶鞋,戴上帽子、手套,全副武装后只剩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她要到睡莲科研池给睡莲授粉。

  来到武汉园林科学研究院睡莲科研池,欧克芳将几朵睡莲上套着的薄纱袋解开,拨开花瓣观察。“昨天我选取了几朵快开放的花套上了袋子,这几朵花的中心有一滩水,这是柱头液,说明它们都处于开花的第一天,是最好的授粉时机。杂交授粉,就是将父本的花粉,抖落在母本的柱头上。”

  欧克芳介绍,给睡莲套纱袋是为了避免昆虫爬进去污染柱头液。另外,为了避免自花授粉,在进行人工授粉前,还要将母本花的雄蕊用镊子全部拔除。

  去除雄蕊后,就可以将父本的雄蕊取下,放在母本的柱头液中,轻轻摆动,如此操作10次左右,就完成了授粉。最后,再将纱袋重新套上,让其免受昆虫影响,并做好标记。

  欧克芳说,右手在操作的过程中,左手要一直扶着睡莲,保证它全程直立,柱头液不洒出。如果去除雄蕊时柱头液洒出,授粉过程就算失败了。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欧克芳的工作场地不在实验室,而是在烈日下的泥潭。2018年起,每年5月至10月睡莲开放期间,只要不下雨,欧克芳就会出现在睡莲科研池。冒着烈日、弯着腰,站在齐膝深的水中,细致地进行杂交授粉,观察记录睡莲长势。

  经过近4年的努力,欧克芳配置了700多组杂交组合。但700多组杂交中,最后成功结出果实的只有约5%左右。

  欧克芳说:“杂交育种就像一场化学实验,不同品种之间杂交,随时可能产生神奇的反应,培育出不同花型、花色,性状不一样的睡莲出来。但这个过程也无比艰难,200多个睡莲品种中,哪些品种之间亲和性较强,哪些品种之间杂交不能结出种子,都需要从无数次实践和失败中得出。结出果实,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睡莲的种子只有芝麻大小,将收获的种子进行清洗、保存、筛选,然后播种、发芽、长叶、开花,每一步都是考验。

  幼苗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病虫害、气温的影响,她也经历过全军覆没的时候,欧克芳说。即使成功开花,也不一定符合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每一个指标都有淘汰率,留到最后的少之又少。

  可喜的是,2020年9月,由欧克芳牵头自主培育的睡莲新品种“火凤凰”成功完成国际登录注册,成为湖北省首个拥有国际“身份证”的睡莲新品种。

  “火凤凰”以两种热带睡莲为父母本杂交,花瓣为复合颜色,上红下黄,美如火焰,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叶片上紫红色斑纹与暗绿色相嵌,颇具观赏性。

  目前,欧克芳正对几种有潜力成为新品种的睡莲进行观察。她的愿望是“让市民能够随时在公园里欣赏睡莲之美”。(刘晓丽、杨晓雨、王艺朵)

欧克芳(右)给睡莲授粉。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花心中间的液体为柱头液。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用镊子取下睡莲父本的雄蕊。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欧克芳给睡莲人工授粉。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为睡莲授粉。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一手扶着睡莲,一手操作授粉。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套好袋的睡莲。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欧克芳在实验室工作。新华网发

欧克芳在睡莲科研池工作。新华网发

欧克芳在睡莲科研池工作。新华网发

欧克芳在睡莲科研池工作。新华网发

欧克芳在睡莲科研池工作。新华网发

欧克芳在睡莲科研池工作。新华网发

欧克芳给睡莲授粉的工具。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欧克芳工作的睡莲科研池。新华网发 肖茗予摄

睡莲新品种“火凤凰”。新华网发 欧克芳 摄

顶部